iPhone 13 Pro 到手用了四天时间,难得等到苹果员工 EPP 上架,又刷了一周时间在大温地区刷出了自己想要的型号和颜色(而且是刷在了家门口的苹果店)。今天想趁着刚拿手机没多久的热乎记录一下使用感想。毕竟手机发布都这么久了,这更像是给未来的自己记录一下当时的想法,也不顾及什么行文顺序了。
外观
Hello, iPhone 5。直角的手机握起来真的舒服,iPhone 13 Pro 抛光的侧边让这个手机比 iPhone 5 的磨砂侧边更好捏、更好拿。设计是个圈,一圈的时间是从 iPhone 5 到 iPhone 12 整整八年。
iPhone 13 Pro 拿在手里比 iPhone XS 重了一些,但是持握的手感多少抵消了增加的重量。石墨灰的颜色也很好看。我犹豫了一下新出的淡蓝色但还是放弃了。低调的黑色才是我本心。
摄像头是真的大,而且很厚。iPhone 6s 就有突出的摄像头,但是放到桌子上不去特意戳它也不会真的像个跷跷板晃来晃去。iPhone XS 也是一样。iPhone 13 Pro 的摄像头模组第一次大道跨过中线,而且厚了不少。iPhone XS 的凸起只有一层,但 iPhone 13 Pro 的摄像头凸起有三层——模组、镜头外圈、镜头本身。正好晚上出门揣在兜里,摸着还是有点奇怪,不过这不应该是一个日常会遇到的问题。
更窄的刘海其实只有在和 iPhone XS 并排放的时候才显得突出。从 iPhone 6s 换到 iPhone XS 的第一天我就没觉得刘海是个问题,所以我也真的没注意到这个更窄的刘海,直到特意将两代手机放到一起去观察。唯一一次我被动注意到刘海尺寸是在和家人打 FaceTime,左上角明亮的通话绿色标志远远比 iPhone XS 的标志宽。
Pro Motion 和 120 Hz 刷新率
我从 2017 年底就用上了 Pro Motion 120 Hz 刷新率的 iPad Pro。如果换回别人 60 Hz 刷新率的 iPad,我能明显感觉出来区别,但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没觉得我的 iPhone 6s 和之后 iPhone XS 的 60 Hz 屏幕刷新率有任何不爽的地方。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论是 60 Hz 的刷新率其实在小尺寸的 iPhone 屏幕上并不重要。
快进到 2021 年。iPhone 13 Pro 的 120 Hz 刷新率的区别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 app 返回主屏幕时的效果丝般流畅,或是在以较快速度滑动 UI 界面的时候效果更明显。120 Hz 就像是 iPhone 4 时代的 Retina Display——显示屏的效果在某一方面超出了人眼能够分辨的界限,帧和帧之间的分界消失了。这感觉真挺不错的。
Pro Motion 是为数不多 iPad 先有、iPhone 后有的功能。我觉得我之前的判断并没有太差——小屏幕上 120 Hz 刷新率并没有许多别的功能重要,所以苹果也没有急于将这个功能带到 iPhone 上。也许苹果这么多年是在控制成本1,也许有其他我不了解的技术限制2,也许是系统框架终于成熟,这个技术真正用上了还是挺香的。
拍照和录像
3 倍缩放的 77 mm 等效摄像头很好用。MX 的 Sony a7iii 有两个定焦镜头,一个是 55 mm 他经常拿出去用,而另一个 85 mm 出现概率很少。85 mm 这个焦段已经开始变得有些尴尬,已经脱离人眼自然观察的视线范围。77 mm 我觉得尚能算是在人眼自然观察范围的边缘,又能补全 2 倍 52 mm 这个角度拍得不够近的一些问题。具体有多香我觉得得用几个月再说了。
Metrotown,使用 iPhone 13 Pro 3x 缩放拍摄,带有艺术效果的直出。
夜景模式很香,尤其是可以在所有的摄像头里使用,限制少了很多。(我之前只用过 MX 的 iPhone 11)。
前置摄像头更广了,FaceTime 很舒服,我妈再也不会抱怨我只有半张脸了
没有了 3D Touch
3D Touch 在 iPhone 11 那一代就停产了,而我的 iPhone XS 也是最后一代支持这种功能的 iPhone。3D Touch 的操作因为太难被发现、用户期待不一致而饱受诟病,这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
不过没有了以后还是要适应一下。具体体现在四个地方——
- 所有之前可以使劲按压触发 3D Touch 的场景现在都需要长按。这让我感觉所有的操作都慢了半秒钟,有些奇怪。不过我觉得再过俩礼拜我就习惯了。我本来以为 Haptic Touch 可以调成更快的时间,结果发现 iPhone 的 Accessibility 菜单里只有快慢两档可调,默认就已经是快档了。
- 在 iPhone XS 上打字时,可以重压键盘任意位置将键盘变成触控板。现在只能让拇指精确地按到空格键上并停顿半秒钟才可以变成触控板移动光标。同样,我觉得可能再过俩礼拜就习惯了。
- 极个别的 App 还保留着 3D Touch 支持,比如在 Reeder 5 的文章列表中,重压可以预览文章,长按可以触发全部标记为已读等菜单。现在没有了 3D Touch,使劲一按只能按出操作菜单。理论上 Reeder 开发者可以搞出来菜单+预览界面并存的界面(参考在 Photos 中长按一张照片时的菜单效果),但是暂时还没有。
- 极个别的 App 可能忘了自己还支持 3D Touch,比如微信。换了新手机我就再也不能重按一个对话将其标为已读了。
没有了 3D Touch 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是早晚能习惯的事情。
影音效果
iPhone 13 Pro 的扬声器效果很棒。从 iPhone 6s 跳到 XS 的差距,我又在从 XS 到 13 Pro 的升级中重新感受到了。iPhone 13 Pro 的扬声器重音明显更足,整体声音也更平衡。
屏幕没有太大的差别。iPhone 13 Pro 支持 Dolby Vision,也能明显觉得比 iPhone XS 峰值亮度高(例如纪录片中日落的场景等)。不过 iPhone XS 的 HDR 效果本身就很不错,我也不会经常真的用 iPhone 看 HDR 或者 Dolby Vision 的内容。
迁移过程
从 iPhone XS 迁移数据到新手机花了一小时五十分钟,传输的内容包括 120 GB 的本地照片(我并不知道迁移时会这样直接传输,早知道就不这么搞了)。迁移过程中两个 iPhone 都不能使用,不过中间突然来了一个电话倒是可以接起来。
迁移过后,Apple Watch 会一键和新手机关联,整个过程基本上和重启的速度差不多。
迁移过程中意想不到的麻烦的是重新训练本地机器学习智能。之前打字太久、习惯被记录下来,一句话里拼音敲错了四五个字母还能自动联想到正确的文字,现在一切统统重来。就连 Siri 都听不懂我说 “Lights to thirty percent”,要知道这句话我可从来没翻过车——HomePod 没听差过,iPad 没有,iPhone XS 也没有。还能怎样呢,等两周就好了吧。